一九四九年初我踏上奔驰南进的列车,从白城子到四平中学读书。读书是人生成长的必经之路,只有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成为国家有用之材。下了火车,满目凋零,人们奔走他乡,战争伤痕累累,每一幢建筑上枪眼弹孔尚存,这座英雄的城市正面临着恢复建设和发展。
四平中学是在战火中诞生的,有良好的校风和传统,教师谆谆教导,学生刻苦钻研。我们过着军事共产主义生活,早出操,晚自习,吃大锅饭,住统铺,都以艰苦生活为荣。为防止敌特破坏,夜间还要带枪值班放哨,保卫校园。
为加强党的领导做好青年学生工作,在校党支部领导下,成立了共产主义研究小组(党的外围组织)。团结全校学生,清除战争痕迹,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清扫运动”,在校园为清除垃圾填埋坟墓,修建甬道、绿化校园。参加“战务劳动星期六”活动建设城市烈士陵园,缅怀革命烈士的无私奉献精神。组织青年学生走上街头,宣传战争胜利,扭大秧歌,演活报剧,街头公演,很受群众欢迎。开展“反_动党团登记运动”,检举揭发国民党、三青团、中统、军统、飞行队等反动分子,摸清了学生政治面貌,打击了顽固不化分子,巩固了东北后方。
岁月流逝,五十年已经过去,学习战斗的情景仍历历在目。在这段学习生活中,给我最深的记忆是一首战争年代的歌曲《向南方》。当我们上大课、参加义务劳动、走上街头宣传时都要唱着这首歌曲,此起彼伏,前呼后应,激励着我们前进。
记得歌词大意是:红旗飘扬,人强马壮,无数的战车,无数的行列,排山倒海,浩浩荡荡。跨过山海关,渡黄河,过长江,向南方,向南方,前进,前进,向着南方,毛主席号召我们大步前进,全国人民盼望我们多打胜仗,母亲们嘱咐儿子勇敢作战,同志们决心复仇捉老蒋……”当朝鲜战争爆发时,校园内掀起参军参战热潮。我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情,投笔从戒、报效国家。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