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四平一中高一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扬帆起航,青春从这里淬炼

初闻柳浪莺,又见秋虫鸣。玉露临风,秋雨酣畅,四平一中的校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青春盛事——2024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此次开营仪式,校党委书记苏亚利携全体校级领导及政教处主任出席,仪式由高一年级主任张洪刚

2024年08月16日,迎新启航,共绘青春新篇章

随着夏日的余热渐渐退去,秋风送来淡淡的清爽,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年。在这美好时节,四平一中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一批学子,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踏入了这所知识的殿堂。为了让新生们更快地融入

2024年08月12日,砥砺奋进正当时,昂首阔步新征程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为进一步总结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明确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工作思路,8月12日下午,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纪晓

2024年07月12日,“业”精于勤“作”于思——第二届欧拉杯系列教学活动

古文《学记》中: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其大致意思是“教学应当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各有正式的课业,在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课外的研究和作业”。课后作业作为课程的重要部分,是教师学科教学

2024年07月08日,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

以赛促学,以学促进。为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7月8日,高一化学组开展了第一届“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化学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

2024年毕业

2024年07月03日,学背结合,夯实基础——“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加深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于2024年7月3日举办了“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本次比赛由高

2024年06月26日,名校云集,助力圆梦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2024年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

胜高考、赢志愿、向未来。为筑造广大考生与高校直接对话的桥梁,更好地帮助考生和家长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受到广大考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追忆 > 《共同纲领》和《总路线》(姚吾越)

《共同纲领》和《总路线》(姚吾越)

2009年12月21日 08:53:56 来源:四平一中 访问量:2812

1949年3月,原辽北省立第十中学改为辽北省立四平中学。

同年8月,又改为辽西省立四平中学。第二任校长肖塞同志调省教育厅工作,第三任校长王子刚到校任职。

1952年12月,副校长向明同志主持工作。各级学校都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于1949年10月通过的《共同纲领》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教方针认真执行。

1951年10月原政务院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而实行十二年学制。

1952年确定了中学教育的任务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青年一代。使他们的身心获得全面发展,以便为升入高等学校或参加建设工作打好基础。对学生实施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全面发展的教育。”又确定中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运用本国语言,得到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科学世界观;发展和为祖国效忠,为人民服务,养成其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的国民公德和刚毅勇敢、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体育卫生的智能和习惯,增强体魄,以养成其强健的体格;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念,并启发其艺术创造能力”。

1953年开始改变春秋两季招生,一律为秋季招生。1953年原政务院根据党中央确定的《总路线》提出了“整顿巩固,重点发展,提高质量,稳步前进”的方针,这对进一步改造旧学校,彻底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流毒,把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教育,改造为社会主义教育,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辽西省人民政府于1954年2月召开了第三届先进教育工作者代表大会,省委书记杨易辰,副主席仇友文、宋黎都作了报告和讲话,肖塞副厅长传达了全国中等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先进工作者也都对在总路线精神指引下就工作中取得的经验,作了介绍。使与会者对总路线的精神又有了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1954年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以“中学教育要积极为过渡时期总路线服务”的社论。着重提出了:全国中学教育会议所规定的中学教育方针是“根据国家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在整顿巩固的基础上,积极地稳步地提高中学的质量,特别要办好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和工农速成中学。并根据需要与可能,做有计划有重点的发展。”同时又提出:“必须使全体中学教育工作者,明确“当前中学的任务,是以国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精神教育学生,培养他们成为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和全面发展的新人”。

四平中学的全体师生在思想认识上都更加明确,在行动上就更加自觉了。

(一)教学工作

从1950年才开始使用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编审的各科中学课本,于1951年党中央号召:“向苏联学习”。在向苏联一边倒的形势下,辽西省教育厅下达了《关于学习苏联教学经验的通知》。实行校长负责制。在学校领导和教师坚持学习政治理论的同时,上级也倡导普遍学习。1948年在莫斯科才出版的、由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凯洛夫教授主编的《教育学》。在课堂教学上效仿五个教学环节:即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复习巩固和布置作业等,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直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可接受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等。在课堂上提问,评定学生成绩时,也改百分制为五级分制:即五分优秀、四分良好、三分合格、二分不合格、一分无知等。确实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总之这一系列的改革对当时的教学工作,确实起到了推动作用,也是很容易被教师所接受的。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生搬硬套”的一些不良后果。学校要求教师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按年级进行集体备课。(学校规定每周有半天为集体备课时间)要求中心发言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教育目的和教养目的);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确定运用的教学原则和统一布置作业的内容。至于提出什么问题和采用的教学方法,则由个人自行决定。(辽西省教育厅曾对部分学校指定组织各年级各学科中心教研组提前两周向各校印发参考资料,供备课时参考。我校初中二年语文科被指定为中心教研组)学校各教研组定期举行观摩教学公开教学和教学工作经验交流会。但是由于思想政治水平较低,往往忽视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限于单纯传授科学知识。

学校特别重视俄语课教学工作。曾聘请外籍教师三名,以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主要通过搞运动和课外校外活动来进行。在1949年通过反_动党团登记,划清了敌我界限。在1950年由于美帝国主义者发动侵朝战争,将战火烧到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学生也自愿报名参军参战,成为中国人民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的人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最后迫使美帝国主义者在发动战争地点(板门店)签署停战协议。这就彻底揭穿了美帝国主义纸老虎的真面目。彻底批判了“恐美、崇美”的错误思想。在1953年美帝国主义者又实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我校慕开业等同学又积极参加反对细菌战的活动(已有专题回忆)。在抗美援朝的全过程中,我全校师生踊跃向志愿军伤病员献血,使他们恢复生命重返前线杀敌立功(已有专题回忆)。在1953年党中央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方针时,学校向学生进行五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和自觉纪律教育。都收了应有的效果。

学校在组织学生课外活动时,每月可以召开一次校会(两课时)。班会或班务活动各一次。团支部会或少先队会一次。

(三)体育卫生工作

原东北人民政府教育部,非常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曾经下发四个方案。其中一个是“加强体育活动方案”。按照教学基本要求,
严格组织教学活动。坚持每天课间操,每周两节课外体育活动,有计划地开展长跑、跳高、跳远、投掷、支撑、悬垂及球类、冰上活动。组织班级、学校田径队、球队。参加各类比赛和运动会。使学生掌握了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能养成良好习惯。以促进身体正常发育,增强体质并培养坚强意志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另一个是“改进卫生工作方案”。除按教学计划开设生理卫生课,使学生懂得生理卫生知识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此外还开设校医室。这是学校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过的。校医室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防病措施,矫治常见病,改善学校卫生环境(每天晚上大清扫时校医也参加检查),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第三个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方案”。解放以后师生的教学积极性都很高,各项活动也很多,因此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在“方案”中规定初中学生每天作业时间不得超过一小时(小学半小时,高中一小时半),由班主任协调科任教师共同掌握,非教育行政部门,不得直接向学校布置工作。校长也无权任意停课。保证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第四个是“改善学生伙食方案”。伙食管理员制定每周菜谱时,要经过校医的审查指导。计算“卡路里”的热量能不能达到要求。

(四)总务工作

由于办学经费,由省教育厅直接拨款,在图书、仪器、药器、体育器材等方面也都满足供应,因此学校正常活动完全可以得到保
证。学校还修复了道东电影院为学校礼堂。在礼堂还增设了教育消费合作社,为学校师生谋福利。此外学校还在校外修复楼房,联系划拨房舍作为分校使用。也有部分教师家属宿舍。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952年12月校长王子刚调省。副校长向明主持学校工作。

1953年7月辽西省教育厅召开第八次中教会议。在会议上传达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毛主席、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指示和决定(另有专题回忆)。张奚若部长提出了:“以工业化为基础,为工业化服务”的教育方针。使与会者都深受教育。

1954年8月,四平市划归吉林省管辖,新教学楼建成。吉林省四平高中迁入新校舍(现校址)。从而结束了辽西省立四平中学的历史。 

1998年4月25日

编辑:陈旭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吉ICP备17008604号-1

地址:四平市铁东区中央东路2216号
校长信箱:spyzxzxx@126.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