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四平一中高一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扬帆起航,青春从这里淬炼

初闻柳浪莺,又见秋虫鸣。玉露临风,秋雨酣畅,四平一中的校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青春盛事——2024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此次开营仪式,校党委书记苏亚利携全体校级领导及政教处主任出席,仪式由高一年级主任张洪刚

2024年08月16日,迎新启航,共绘青春新篇章

随着夏日的余热渐渐退去,秋风送来淡淡的清爽,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年。在这美好时节,四平一中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一批学子,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踏入了这所知识的殿堂。为了让新生们更快地融入

2024年08月12日,砥砺奋进正当时,昂首阔步新征程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为进一步总结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明确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工作思路,8月12日下午,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纪晓

2024年07月12日,“业”精于勤“作”于思——第二届欧拉杯系列教学活动

古文《学记》中: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其大致意思是“教学应当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各有正式的课业,在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课外的研究和作业”。课后作业作为课程的重要部分,是教师学科教学

2024年07月08日,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

以赛促学,以学促进。为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7月8日,高一化学组开展了第一届“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化学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

2024年毕业

2024年07月03日,学背结合,夯实基础——“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加深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于2024年7月3日举办了“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本次比赛由高

2024年06月26日,名校云集,助力圆梦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2024年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

胜高考、赢志愿、向未来。为筑造广大考生与高校直接对话的桥梁,更好地帮助考生和家长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受到广大考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追忆 > 辽北省立第十中学的筹建经过(姚吾越)

辽北省立第十中学的筹建经过(姚吾越)

2009年12月21日 08:07:14 来源:四平一中 访问量:3297

东北民主联军于1948年3月13日再次解放四平。教育事业又有了新的发展。

原辽北省人民政府(省会在郑家屯)于3月14日组成战地慰问团,派辽北九中教导主任任遇春负责,另调孙少康和孟宪儒两位教师于3月17日到达四平(以后负责第十一中招生工作)。

根据原辽北省人民政府“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指示,市长张学文(党组织未公开)、宣传部长吴梅要求在道东、道里分别组建辽北省立第十中学和第十一中学。校址分设在原国民党四平中学和国民党高等法院旧址。

辽北十中的招生工作,由鲁男、孙华一和魏??负责。两校在市内张贴广告,凡以前在国民党辽西省立四平中学、女子中学、私立晓东中学以及四平师范学校的师生均可报到。最初报名的学生并不多,有观望思想。以后经过动员和串连工作,逐渐增多。学生经过报名、考试、政治审查以后,才被录取。终因学额较少,只好合并而成立第十中学。实行男女合校、男女合班。当时有初中十个班,高中五个班。学生1100多人。是辽北唯一的一所完全中学。

省教育厅任命任遇春为教导主任。从老解放区派来的教师有:鲁男、付兢民、赵长胜、孙少康、余锋、杨道一、祁杰然、王豁然、屈庆祓、高世兴和总务主任王佐以及职员王静茹等同志。以后又派王文、范华为教导员。他们都是继续享受供给制。从当地百余名教师中留用的有11名,他们是:姚吾越、赵善治、姚洪山、李风章、乔永臻、齐泰辰、韩殿英、马广汉、徐景璋、韩进久和张振武等。以后又录用丛树藩、李义、高士兴、白石等同志。他们都享受工分制。第一个月的工资是按两吨煤的折价共16元。所有领导、教师和职员都在校食宿,养成了半军事化的生活习惯。每周召开一次生活会。个人进行检讨,同志之间再进行诚恳帮助,同志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使人感到在革命大家庭中的温暖。

学校从4月6日就开始上大课。全校师生都集中在附近的一个工厂的没有门窗、没有四壁的大筒房子里,人人都坐在一块半截的砖头上,聚精会神地听市长张学文同志所作的政治报告,师生们在双腿上记笔记。以后再回到没有门窗的本班教室里,进行着从来也不曾有过的热烈讨论。对所提出的问题,再请市长解答,如此反复进行。大家都把这种教育,叫作“洗脑筋”。

原辽北省人民政府从郑家屯迁来四平。教育厅主任秘书兼辽北十中校长袁立忠到校,才在4月25日举行开学典礼。

由于四平刚刚解放,师生都存在着盲目的正统观念,对国民党反动派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对中国共产党和东北民主联军都不够了解。有些人总存在着“怕变天”的错误思想。因此学校必须继承老解放区的光荣教育传统。采取上大课的方式。邀请省人民政府主席闫宝航(民主人士)、教育厅长林汉达(民主人士)、市委书记张学文、市长陈风池、副市长孙敬涵、市公安局长廉克荣等同志以及校长袁立忠,多次给全校师生作政治报告,进行政治启蒙教育(另有专题回忆)。在长春、沈阳尚未解放的情况下,使师生树立中国共产党一定胜利,国民党反动派一定失败的思想观念。

经过一个阶段的教育以后,对初中一、二年级的学生,就开始按班级进行文化课的教学工作了。数学、物理、植物等学科可参考国民党初中课本教学。政治课可讲国内、国际形势,语文课可选择报纸上的文章。也开设体育、美术和音乐课。在9月23日派来俄语教师赵治义以后,也就可以上俄语课了。

省人民政府调任遇春为梨树中学副校长。教育厅任命赵长胜为教导副主任,刘秉钧为总务主任。

1948年,原东北行政委员会在哈尔滨召开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新型正规化”的工作方针。学校就普遍上文化课了。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向新型正规化的方向进行探索。学校认真执行“向工农子女开门,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除注意大批吸收工农子女就学以外,于1948年9月招收简易师范,冬季又招收短期师训班各一个。毕业以后,参加新中国的教育工作。

学校又将高中三年级两个普通班,改为理科和文科班。在1948年10月举行首届毕业典礼参加地方政权建设工作。在冬季又动员大批学生去哈尔滨兴山医大学习,为军队培养医务人员。

教育厅又从辽北学院派来了尚纪、朱守仁、李万弼和吴承棣四位教师到我校任教,不断扩大教师队伍。当时长春和沈阳尚未解放,潜伏的特务,在夜间经常发信号弹。为了加强防空工作,除进行防空常识教育以外,还设立了防空监视哨。在10月4日和5日挖防空壕,进行防空演习。在10月6日有两架国民党飞机对市区投弹多枚,很多百姓伤亡。

当时党团组织尚未公开。学生会的工作,非常活跃。在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学校日常工作方面,他们主动积极开展工作,效果明显,威信很高(另有专题回忆)。

1948年5月,辽北省组织参观团到老解放区哈尔滨参观建设情况,我校教师赵善治和学生王宝富、王春福等三人参加。

1948年秋,东北局在沈阳召开“中苏友好同盟协会东北分会”成立大会。王宝富参加并受到领导接见。

1948年11月,校名改为辽北省立四平中学。12月5日省政府任命杨毅军(女)为副校长。不久又调出。1948年末袁立忠校长进关到新解放区,王文,范华也调往沈阳和兴城工作。

1949年1月1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在学校正式成立,李志远同志任团委书记。第一批入团的教师有赵长胜、鲁男、孙少康付兢民、余锋和王豁然等。在学生中入团的有迟恩莲、姚文越等几十名。在学生中成立三个团支部。 

1949年2月,第二任校长肖塞和教导主任苏甫到校。

1949年3月原辽北省合并于辽西省,校名改为辽西省立四平中学。至此原辽北省立第十中学的工作,也就告一段落。

(孙少康、鲁男提供部分材料,姚吾越整理)

1998年4月25日 

编辑:陈旭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吉ICP备17008604号-1

地址:四平市铁东区中央东路2216号
校长信箱:spyzxzxx@126.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