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离开一中已经有24个年头了。前几天,接到一中60年校庆的邀请,这恰似一股春风拂开了我尘封已久的记忆,24年前在一中工作时的那些充满激情的日子一下子展现在我的眼前,许多往事,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四平一中,是我人生之旅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它承载了我生命中一段无法忘怀的记忆------三件大事:提干、入党、结婚都是在此经历和见证的,是一中开启了我工作和生活的新篇章。对于我来说,在一中没当够老师,没干够事业,没处够朋友。为此,在这里采撷几朵记忆中的浪花,献给历经风雨、走向辉煌的一中,献给曾经在一中共同生活的师生们。
神圣的殿堂
1981年9月,我从通化师院政治系大专毕业,被四平市教委分配到一中任教,担任初中三年级四、五、六班的政治课教学任务(当时一中还有初中年段,是最后一届)。能到一中,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缘分,作为当年到市教委等待分配的师范类毕业生,我们一共有十个人,我是其中唯一的优秀毕业生,被当时的任殿生校长看中,从此走上一中的工作岗位。坦率的讲,在当时社会大气候的影响下,自己对做一名人民教师是有些犹豫的。社会上,“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思想还是很严重的,同时由于文革的残余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当教师这个职业还是有顾虑的。
可是当真正走上讲台,面对一张张稚嫩、渴望知识的面庞时,我的内心被打动了,我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对得起这些孩子对得起党和人民的培养信任。我逐渐的坚定了信心,努力做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为了完成好自己承担的法律常识、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简史等几门课程的教学任务,我虚心的向身边的教师学习,当时的政治组共有6名教师(王哲夫、邢维世、韩会臻、李云鸣、田丁),只有我自己是一名新兵,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让我受益匪浅。同时自己也迅速转变角色,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由“学生”到教师的转变。为了讲好每一节课,我都认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得到学生们的好评。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在课余时间,我没有总保持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而是和学生打成一片,我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打排球,同学们也都把我当作大哥哥一样。时至今日,还有一些当年的学生和我经常联系,畅谈起当年的故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的努力,我担任的政治课在全年统考中,平均分超过70分,取得了一中当时的最好成绩,为扭转文弱理强的教学格局,实现均衡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年,我也被评为最佳授课教师。当成绩在班级公布,学生们欢呼雀跃,看着学生们兴奋的样子,一种感动油然而生,那一刻,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我为自己能够从事这个职业而无比激动。1982年8月14日,由于在工作上的出色表现,我被市教育局任命为一中的团委副书记,一直到离开一中,我始终兼任政治课的教学工作,没有脱离教学第一线这神圣的殿堂。
简朴的婚礼
1983年8月28日(星期日),是我人生中一个值得纪念幸福的日子,这一天我和爱人喜结连理。
婚礼的当天,印象特别深刻。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一中许多教师早早的来到我简易的小屋,帮我布置新房。让我难忘的是当时的教工团支部书记孙振伟领着几个年轻教师,忙前忙后,跑里跑外,为我张罗。他们替我花了19.8元,从汽车公司租来一台大客车,我就是用这一辆车把妻子和妻子的娘家人一块接到我的新房,放过鞭炮,大家坐在一起,吃喜糖、磕瓜子,谈工作,谈家庭,气氛热烈,其乐融融。婚礼非常简朴,没有什么隆重的仪式,大家中午饭都没有吃。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为同志和朋友们对我无私的帮助,为那时人与人之间的纯真情感而感动。为了表达对我们的祝福,每位教师都给我们送了“礼金”,政治组的教师每位2元,其他的教师4角钱,一共收了70多元,对于工资才48元的我来说,可算是一笔“大”的收入。
而我自己怕耽误学生们的课程,没有休一天的婚假,第二天(周一)我就正常上班了,现在回想起来,仍然为自己那种付出而欣喜,并还经常把这件事作为教育自己孩子敬业奉献的最好教材。
庄严的宣誓
1983年9月2日,在鲜红的党旗下,我庄严的举起右手,向党旗宣誓,光荣的成为一名共产党员。那一刻,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作为当时一中最年轻的一名教师,我能够加入党的组织,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中党组织对我的帮助,对我的培养,以及一中那严谨的工作作风对我的熏陶。因为当时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入党,是少之又少的,我清楚的记得,当时和我一起入党的是一位年近60的老同志辛博文,担任校办公司厂长职务,所以对于我来说是非常荣幸的。时至今日,我仍然忘不了我的入党介绍人,当时的校党委副书记董长文,党办主任邵淑琴与我的促膝谈心的情景,忘不了同组的老教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忘不了全校教师对我那份真挚关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这种良好校风的影响和熏陶下,我自己也把大家对我的关爱转化成成长的动力,进一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各方面得到完善。每天早上,自己很早就来到学校,一手拎一个暖瓶先去打水,然后打扫办公室,为每位教师冲上一杯茶,然后坐下来,打开教案,在脑海中预想着每一节课的细节。这样的日子平淡而充实,在平凡中我不断积累着成功,积淀前进的动力。
在担任校团委副书记以后,我把团的工作和教学工作有机统一起来,忙的不亦乐乎,却是乐在其中。因为自己的努力,组织上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党的十二大结束后,我被抽调到市教育局十二大辅导材料编写组担任编辑,1983年1月13日,被市教育局评为优秀团干部,1983年5月4日,被评为优秀专职团干部,7月22日,参加四平地区优秀辅导员夏令营,并代表一中在会上作典型发言。这一切荣誉的获得,都是一中赋予我的,是一中,为我人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使我明白:一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竭尽所能把它做好。是一中,让我养成了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它使我受益终生。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从1979年参加工作以来,至今已30个年头。在这些年中,自己变换了多个工作岗位,无论是在联合收割机厂当工人,还是在四平一中当教师,无论是到市教育局、团市委,还是在铁西区、市政府、市委等单位,直到今天在铁东区任区委书记,一中给予我的教诲终身难忘,那就是踏踏实实做事、干干净净做人,它是我今日工作上取得成绩的基石,它让我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一中,我人生的奠基之处,我事业腾飞的起点,我衷心的感谢她!
宣晓春
原一中政治教师,后调到团市委任团市委书记,现担任铁东区委书记。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