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我的老校长任殿生老师之约,写此文章,仿佛梦回白山黑水之间,人届中年,回望来路,梳理与母校的情愫,是幸事,亦是乐事。
我是1977年从四平联合化工厂子弟中学转学来到四平一中读初中的,1979年考入当时刚刚成为省重点中学的四平一中高中部。1981年高考落榜,复习一年改学文科,1982年考入东北师大中文系,在大学入党,是系学生会秘书长,开始发表作品。1986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在共青团中央所属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如今大学毕业22年,离开我的中学母校四平一中已经26年,这时间已经超过我现在生命的一半了。
在我离开母校中学的26年里,我做了11年文人,其中四年读中文系,7年做文学编辑。当时我和我的同事们培养了中国的一代作家,现在文坛上的著名作家多是我们从业余作者中培养起来的。其间我自己也开始了文学创作,发表了100多万字作品,于1997年,34岁的时候,成为了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我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证的编号是5517,当时的中国作协只有5千多名全国会员。那个时候没有电脑,我发表的100多万字都是在业余时间用钢笔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那个时候媒体没有这么发达,发表作品也没有这么商业化,全凭功力。我无法统计自己写过多少字,但肯定远远超过100万字。1997年在《当代》发表最后一篇小说后,没有再继续创作。有了电脑后,我已经不再写作,但现在在电脑里输入我的名字,还可以搜索到我的一些资料和作品,还有一些作家回忆我扶持他们的文字,另外我还看到过写《香魂女》的作家周大新和写《最后一个匈奴》的作家高建群公开发表回忆我的文章。去年技痒,开了博客,偶尔写些小文章,我的博客网址是www.****
上述文字是一个学生向自己的母校、老师做的汇报,看似简单枯燥,但个中滋味只有经历之后才知道。因此
——我感谢中国这个伟大的国家。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这30年正是我们成熟成长的阶段,我们和共和国一起共同走过了这伟大的30年,中国这30年的伟大变化,有目共睹,震撼世界,也将载入人类发展史册。在这30年中,我们参与并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我感谢四平市我的家乡。我出生在这里,我的童年和少年在这里度过。 这是个不大的城市,也不是个富裕的地方。在我的少年时代,贫穷使我渴望发展,小城市让我向往外面的世界,求学的艰苦使我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勇于付出。
——我感谢我的母校四平一中,是这个学校、老师给了我知识和力量,让我有勇气面对外面的世界,让我有勇气面对困难,让我不觉得孤单;是这个学校给了我一个起飞的平台,使得我觉得在外面的世界飞翔是一种乐趣。
我们在北京的同学们也常常聚会在一起。因为我们来自一个城市,毕业于一个母校,因此我们觉得有一种血缘关系。毕业于四平一中的同学在北京很多是很出色的,我在这里写这段文字,不仅是我在写,也是我代表他们在写,我只是他们中普通的一个而已。
我想告诉还在四平一中求学的师弟师妹们,我们和你们一样普通,出生在同样的城市,毕业于一个学校;我们甚至没有你们聪明才智,没有你们的视野开阔,更没有你们现在的条件,所以相信你们一定会比我们更强、更出色,更有前途,只要你们在四平一中的哺育下努力学习,你们的明天会更美好!请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奋斗缔造未来!
适逢母校60华诞,实在值得庆贺!我们的母校为国家培养出很多优秀的人才,我们为母校自豪。衷心地向我的母校致敬,衷心地向我的老师们致敬!
谢谢任殿生校长,谢谢董长文书记,谢谢曾任我班主任的赵勤老师,徐震老师,王义礼老师,张树茂老师,谢谢白娥老师(也是我的同学)!
2008年4月26日于北京
康洪伟
1981年毕业于四平市第一中学, 1986年毕业于东北师大中文系。后分配到北京,在共青团中央所属的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1993年调动到外经贸部所属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后更名为中国中化集团,是中国最早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目前已连续近20年为世界500强企业)总裁办工作,从员工做起,历任部门副经理、经理,总裁办副主任,2003年任集团下属企业北京怡生园国际会议中心副总经理。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