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四平一中高一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扬帆起航,青春从这里淬炼

初闻柳浪莺,又见秋虫鸣。玉露临风,秋雨酣畅,四平一中的校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青春盛事——2024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此次开营仪式,校党委书记苏亚利携全体校级领导及政教处主任出席,仪式由高一年级主任张洪刚

2024年08月16日,迎新启航,共绘青春新篇章

随着夏日的余热渐渐退去,秋风送来淡淡的清爽,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年。在这美好时节,四平一中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一批学子,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踏入了这所知识的殿堂。为了让新生们更快地融入

2024年08月12日,砥砺奋进正当时,昂首阔步新征程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为进一步总结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明确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工作思路,8月12日下午,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纪晓

2024年07月12日,“业”精于勤“作”于思——第二届欧拉杯系列教学活动

古文《学记》中: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其大致意思是“教学应当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各有正式的课业,在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课外的研究和作业”。课后作业作为课程的重要部分,是教师学科教学

2024年07月08日,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

以赛促学,以学促进。为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7月8日,高一化学组开展了第一届“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化学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

2024年毕业

2024年07月03日,学背结合,夯实基础——“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加深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于2024年7月3日举办了“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本次比赛由高

2024年06月26日,名校云集,助力圆梦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2024年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

胜高考、赢志愿、向未来。为筑造广大考生与高校直接对话的桥梁,更好地帮助考生和家长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受到广大考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追忆 > 我的高中情结(1960届李怀芬)

我的高中情结(1960届李怀芬)

2009年12月21日 13:32:42 来源:四平一中 访问量:2877

值此我的母校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六十周年华诞之际,衷心的祝愿我们的学校兴旺发达,越来越好,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祖国繁荣发展做更大的贡献!

四平,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有培养我的热土,有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没有母校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每当我回忆起五十年前的校园生活,老师们慈祥的面孔、同学们可爱的笑脸,依然历历在目,刻骨铭心。

我的班主任胡立德老师和蔼、慈善的笑容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可亲可敬;任殿升老师博学多才,将枯燥乏味的数学公式深入浅出的讲解有滋有味;还有魏振宇老师、曹炳寰老师、张福老师等等令我终生难忘。除了学习知识外,在母校我还接受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如参加社会实践:到农村参与抗干抢收和深翻地,大炼钢铁等,使我做到品学兼优,并立志成为社会有用之才。

人生数十寒暑,在我的记忆中,留下最深印象的是高中三年的校园生活,是那么温馨,那么美好。尽管那时学校的条件无法与当今相比,它毕竟是我迈入大学殿堂的阶梯。那时的我正值青春年华,有朝气,有理想,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憧憬着自己美好的未来,对母校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我称它为高中情结。

我1960年毕业于母校考入吉林大学原子能系生物化学专业,1965年毕业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工作,直至退休,现仍受聘于研究所继续工作。1969年由于当时战备之需要,研究所从北京迁至四川成都附近的山沟里,十五年之后才迁至天津,南下北上加上动_乱的历史风云给生活和科研工作造成极大困难,得益于母校的教育培养和锻炼才能从容面对。

一九八五年我有机会被研究所公派到澳大利亚作访问学者,回国后一直在本单位做科研和教学工作。在我所从事的实验核医学技术领域共发表研究论文百余篇;获得科技进步奖十多项;在我培养的十名研究生中,已有七名毕业,仍有三名在读;与我的科研伙伴共同完成科技开发三十多项,为我国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新药的开发和核技术应用做出贡献。

我们建立的新方法“溶栓放射分析”成为卫生部新药评审委员会指定的检测溶栓药药效的权威技术,工作之余参加由王世真院士主编的《分子核医学》《竞争放射分析》和《核医学》等专著的撰写。

每当研究工作取得成果,实验技术取得突破时我不由地想起母校的培育,并由衷地感谢恩师的教诲。人到晚年易怀旧,翻开老照片思绪万千,好像时光倒流的感觉,所以几十年来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在国内国外,无论走到多么远的地方都走不出对四平、对母校的思念。据我所知,从母校毕业的莘莘学子遍布祖国四面八方,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光和热,为社会为人类做贡献,母校可谓桃李满天下。

五十年是历史长河的一逝,可对于人生却是漫长的沉积,如今庆祝母校六十岁生日的同时也是总结教书育人,汇集学子,弘扬历史,与时俱进,发展壮大的过程。再过十年我们再相会,有理由相信那时四平会更美丽,那时的母校会更辉煌。

敬祝四平更加美丽,敬祝母校更加辉煌!

2007年12月18日于天津

李怀芬

1939年5月12日生与于河北省乐亭县,研究员(教授),政府特贴专家,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导师,中国九三学社社员。天津校友会会长。1960年毕业于四平市高级中学。196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生物化学专业,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工作,1966年底调入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工作。1985-1988年到澳大利亚核技中心访问学者,是中国改革开放早期出国深造专家学者。回国后在放射所主要从事实验核医学技术的研发工作、分子生物学、影像医学和放射性示踪研究工作,特别是在微量生物活性物质(如蛋白质、激素、酶、核酸、核苷酸等)的检测分析技术的研究,研究成果曾多次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和医科院科技进步奖。参于王世真主编《分子核医学》和竞争放射分析的撰稿。

编辑:陈旭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吉ICP备17008604号-1

地址:四平市铁东区中央东路2216号
校长信箱:spyzxzxx@126.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