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51年7月在四平中学(现为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中毕业的校友。在此之前一直生活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四平的学校。读书的年代是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和国内战争的年代,受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解放前受反_动的毒化教育,解放后才走上正轨。
四平是1948年3月13日解放,直到八路军共产党打跑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军队,四平市才回到人民的怀抱,老百姓才当家做主。中学开始恢复学习,也接受了共产党和政府、学校的教育,现时的形势,对比国民党的反_共、反_动的宣传差别十万八千里,所以学生们的觉悟和爱祖国的热情急速提高,后来我所以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和国家干部,和在中学所受到的教育和老师传授文化知识和帮助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我们班从解放区后方来的一位同学李志远(开始不知道他是共产党员)的具体帮助是分不开的,这就是我们永远的记忆。当时我家住在北沟,上学比较远,所以就申请了住校,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接受教育和得到帮助。在李志远同学的帮助下,我对共产党、对国家的前途、前进的方向都有了明确的认识,也就逐渐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各种有意义的事情。记忆最深刻的有如下一些事情:
一、虽然四平解放了,但国民党残存的反_动势力是不死的,经常制造一些事端,经常制造一些破坏活动,反_动的“一贯道”借传教煽风点火,组织群众对抗政府,在四平市委领导下,由公安局出面发起了反_动党团骨干、特务、“一贯道”首要分子要限期向政府投案自首和登记的活动,在中学也开展了这一活动,在领导的组织下部分同学参加了(我也积极参加了)。
为了适应当时形势的发展,为了保护学校的安全,防止反_动分子的破坏,学校在住校学生中组成了“护校队”。我们这些参加的同学在夜间真枪实弹地轮流站岗放哨,这对我们来讲是一个极大的锻炼。
二、四平刚解放时由于战争,城市破坏很大,到处是垃圾。学校组织了“青年星期六”义务劳动,首先清理了学校的周围环境,平整校园,清理杂草杂物,植树造林、美化学校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劳动观有很大提高。同时还到铁西烈士塔西侧公园参加义务劳动,美化市容,为百姓提供一个优美的市内环境,供他们休息游览。
三、随着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的频频胜利,每解放一座大城市都要组织学生讲演,化装上街游行,扭大秧歌,并用话板剧进行宣传。这既使参加的学生受到教育,也鼓舞了市民,安定社会,让每个人对解放全中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都有了极大的信心。
四、随着全国大好形势的发展,学校的教育水平,青年学生的觉悟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了把青年、少年组织起来,从1949年开始学校组建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国少年先锋队”、“学生会”,吸收一大批有觉悟的青少年入团、入队,学校成立了团委会和少先队大队部,我们有多位同学参加青年团,组建团委时李志远任团委书记,同班同学薛世达任宣传委员,我任组织委员,李百鹏任学生会主席,下届同学林秀柏为副主席等。
五、1950年下半年开始,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人民共和国,逼近了鸭绿江边,威胁了祖国的安全,为了保家卫国,学校动员青年学生参军参战,我自觉地第一个写血书申请参军,我和同班同学刘义峰被批准前往锦州参加体检,由于右眼视力只有0.7,不合格而被退回。我们班相继又有杨甲霖、王文山参加公安军,计永佑、马明恕参加外来军事外语培训。到9—10月间,中央决定在四平市建立“坦克师”,经动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全校有一百几十位同学就地参军,我们班卢淼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参加抗美援朝,到1952年初经过部队的培训,他们光荣地渡过了鸭绿江参加反抗帝国主义的战争。
战争的发展和短兵相接,必然要有死伤,所以在1950年有大批伤员到后方来治疗,治疗中要血源,学校就组织同学献血,同学们都很积极地报名,我也报名参加,获批准两次献血290cc。
回想这一段历史,确实是难忘的记忆,要永远记住学校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要永远记住老师给予我们文化知识,培养我们成为国家栋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要永远记住共产党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培养,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在几十年的成长过程中,能成为一名国家的干部,要感谢我的母校,我的师长对我的教育、培养,要感谢我的同学给我的爱护、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祝愿母校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祖国各行各业的人才。
祝母校繁荣昌盛!
2008年1月19日
张海泉 1951年毕业于辽北省立第十中学,曾任中国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