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四平一中高一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扬帆起航,青春从这里淬炼

初闻柳浪莺,又见秋虫鸣。玉露临风,秋雨酣畅,四平一中的校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青春盛事——2024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此次开营仪式,校党委书记苏亚利携全体校级领导及政教处主任出席,仪式由高一年级主任张洪刚

2024年08月16日,迎新启航,共绘青春新篇章

随着夏日的余热渐渐退去,秋风送来淡淡的清爽,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年。在这美好时节,四平一中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一批学子,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踏入了这所知识的殿堂。为了让新生们更快地融入

2024年08月12日,砥砺奋进正当时,昂首阔步新征程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为进一步总结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明确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工作思路,8月12日下午,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纪晓

2024年07月12日,“业”精于勤“作”于思——第二届欧拉杯系列教学活动

古文《学记》中: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其大致意思是“教学应当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各有正式的课业,在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课外的研究和作业”。课后作业作为课程的重要部分,是教师学科教学

2024年07月08日,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

以赛促学,以学促进。为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7月8日,高一化学组开展了第一届“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化学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

2024年毕业

2024年07月03日,学背结合,夯实基础——“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加深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于2024年7月3日举办了“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本次比赛由高

2024年06月26日,名校云集,助力圆梦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2024年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

胜高考、赢志愿、向未来。为筑造广大考生与高校直接对话的桥梁,更好地帮助考生和家长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受到广大考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追忆 > 解放初期四平中学学生生活片段(1950届王宝富)

解放初期四平中学学生生活片段(1950届王宝富)

2009年12月21日 09:56:00 来源:四平一中 访问量:3425

再过几个月的时间就是我亲爱的母校——四平中学校建校50周年纪念日。每当回忆起母校,特别是建校初期的那段生活,总是心情十分激动,久久地沉浸在那种欢快、幸福和真情之中!现在回忆起来,往事历历在目。

接受真理

我们这一代人,小时候不仅生活是苦难的,而且思想上也深受日本军国主义法西斯的奴化教育的毒害。1945年“8.15"东北光复了,我们这些人还不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只知道是“满洲人”。后来又受到国民党的欺骗宣传,盲目“正统”观念很深。对于中国革命是怎么回事,对于中国共产党又是怎么回事是不了解的,甚至还存在着一些错误认识。

党对我们这些幼稚无知的青年是十分关心、十分爱护的,针对我们的思想状况,采取多种形式耐心教育启发引导。如进行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科学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等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当时每听过一次政治课,都受到深刻的启发,道理都是很新鲜的。我们学习都很认真,讨论也非常热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常常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争论不止,相持不下。例如由于我们的无知曾提出过,是“穷人养活了地主”,还是“地主养活了穷人”这样的问题,观点对立,争论得十分热烈,然而都是为了探求真理。虽然会上争论得面红耳赤,课后我们照样都是很要好的同学。最后由政治课老师有理有据、由浅人深地讲解来结束我们的争论。

文化课的学习同学们也是十分认真、努力和刻苦的,真诚地相互帮助,都能严格认真地遵守各项学习、考试纪律,努力完成学习任务。

当时在学生中还开展一种既有意义又十分活跃的活动,就是大唱革命歌曲活动。记得我们当时最爱唱的歌有《东方红》、《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解放区的天》、《五月的鲜花》等。这些充满革命激情的歌曲,不仅活跃了我们的学习生活,而且也激发了我们的革命热情,从中受到了生动活泼的教育。当时在开会前或上大课前,班级活动或全校活动,搞得十分热烈,互相拉歌子,争唱革命歌曲,气氛十分活跃,歌声、掌声、欢笑声此起彼落。解放初期我们一直沉浸在这种欢乐、幸福的生活之中。

党为了使我们进一步受到实际的教育,由中共四平市委的领导同志亲自带队,让我校选派师生中七名代表(我荣幸地被推选为学生代表之一)到大后方——哈尔滨进行参观。通过参观,师生亲眼看到了老解放区人民支援前线的革命热情,努力生产的革命干劲,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和充满信心的幸福生活等等。我们在哈尔滨的所见所闻,回校后向师生进行了传达,立即在全校师生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48年是我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的关键一年,几乎每天都有胜利的战报和大好消息传来。记得我们为欢庆胜利迎接全国解放,接到胜利捷报后,袁立忠校长就带领全校师生,腰系红绿绸带,走上街头,扭起东北大秧歌,边歌边舞,把胜利消息向群众宣传,并受到热烈欢迎,群众报以阵阵掌声。我们学生会还根据学校党组织的指示,组织精干的小型宣传队走上街头,用上台讲演、活报剧等形式向群众进行宣传。例如沈阳解放后,我们曾在街头演出过短小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蒋介石引狼人室》等小活报剧,很受群众欢迎。在寒暑假还组织同学们深入农村向农民宣传胜利消息和我党的方针政策。

通过上述一系列活动,使我们心灵上的两扇门打开了,进一步懂得了为什么学习,怎样学习,懂得了推翻旧政权、建立新中国、走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的重要性,懂得了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建设校园

刚刚解放的四平市被国民党破坏得很惨,可说是颓垣断壁,百孔千疮,工商业倒闭,民不聊生。我们的母校也被破坏得很严重。党为了尽快恢复秩序,安定生活,让广大青少年念上书,在很短时间内就复课了。对于家境贫困的同学还发了助学金。但当时校舍破烂,没有足够的桌椅板凳,更谈不上教学设备和饭厅了。校园内外杂草丛生,荒坟处处。处在战争情况下,党和政府一时还拿不出更多的物力和财力来维修校舍。怎么办?不能等、靠,还是要自己动手,艰苦奋斗,改变学习环境,建设校园。

没有饭堂我们就在露天地吃饭,没有教室就在空房子里上大课,没有板凳就拣块砖头当板凳,没有书桌就用自己的双膝当书桌,条件虽然艰苦,但师生的情绪是饱满的,精神是愉快的,求知欲是强烈的。

于此同时在校党政领导的组织号召下,全校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劳动热潮。进行了彻底的大清扫,清除垃圾、杂草、平整战迹、坟墓。师生在校内铺上了砖甬路,在校庭周围修起了土围墙,栽上了杨柳树。经过这场师生共同劳动,使校园内外干干净净,面貌焕然一新!

同学们还在卫生课单老师的代领下,共同动手自己制作一套人体骨骼的教学模型,为形象化教学创造了必要条件。

我们还响应中共四平市委的号召,遵照列宁“关于星期六义务劳动”的教导,全校师生组成了1000多人的浩浩荡荡的劳动大军,踊跃地投入到建烈士公园的义务劳动之中。这不是一般的劳动,是怀念烈士,建设新四平,为造福后代添砖加瓦的伟大事业。今天儿童公园(原烈士公园)里的人造湖、假山、甬路等,都有当年四平中学师生浇灌的汗水。当我们看到那些活泼可爱的孩子们在公园里欢快幸福地嬉戏游乐时,我们的内心是幸福的!

在这些劳动中,我们尊敬的肖塞校长以普通一员的身份和师生们一起劳动,我们流多少汗,校长也流多少汗。记得在一次清除垃圾、修建甬路的劳动中,肖校长干得最欢,累得满头大汗,并且在劳动中间休息时,给我们讲延安时期南泥湾大生产的故事,使我们听起来非常亲切,也很受鼓舞,劳动起来劲头就更足了。领导、老师、同学之间的感情是真挚的、亲密的。既是领导、老师,又是革命同志,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努力工作、学习和奋斗。

听从召唤

新中国诞生不久,美帝国主义就纠集了一些仆从国家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妄想以此为跳板重走日本军国主义的老路,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师生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和全中国的父老兄弟姐妹一样,人人义愤填膺,个个摩拳擦掌,纷纷向党组织写血书、表决心、要求参军参战,赴朝抗美保家卫国。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在学校党组织和尊敬的王子刚校长领导下,首先在师生中进行了深入反对“三美”(即恐美、崇美、媚美)和敢于斗争、必定胜利的教育。于此同时学校还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加强和扩大了战时的学生护校队伍,加强了保卫工作和护校活动。在校外选定了必要时的疏散地点,在校内挖了防空洞和地道,进行防空袭演习和训练。于此同时还狠狠打击隐藏在师生队伍内部的敌特分子和反_革命分子,纯洁了内部队伍。在大敌当前,党和祖国需要的时候,同学们纷纷主动地放弃了毕业后上大学,然后当工程师、农艺师、文艺家、医师等远大理想坚决响应党的号召,报名参军参战,投笔从戎,赴朝抗美保家卫国。

记得张海天同学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因为年龄小,个子矮,几次报名都没有被批准。因他杀敌心切,态度诚恳坚决,家长支持,在他多次申请下,学校领导只好批准了他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坦克部队。在党和部队的培养教育下,他已锻炼成长为我军的将军。当时除海天同学外,我们学校还有上百名的优秀同学先后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坦克部队、空军地勤部队、铁道运输部队、通讯部队、公安部队、步兵院校等。还有的同学在赴朝作战中,洒下了他们的鲜血。另外还有几十名同学为了打败美帝国主义灭绝人性的细菌战,报名参加了反细菌战的工作。这些同学的革命精神和爱国行动,为我们做出了好榜样,为母校增了光,为祖国立了功。

四平中学——我亲爱的母校,50年来曾为党和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名人才,在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不同岗位上发挥着作用。当我看到母校欣欣向荣,日新月异地发展,由衷地感到高兴。我一定牢记党和老师们的教导,保持晚节,让夕阳更红。最后,让我衷心祝愿当年谆谆教导我们的师长们健康长寿;并希望同学们要继承母校的革命传统,做“四有”新人,为振兴中华,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贡献力量!

1997年11月21日于四平市

编辑:陈旭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吉ICP备17008604号-1

地址:四平市铁东区中央东路2216号
校长信箱:spyzxzxx@126.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