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中学的各项体育运动成绩,如同她教学的水准和地位同样显赫,成为校史上辉煌篇章中的一页。为了培养体魄和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才创造了适于不同个性学生发展的良好环境,学校把体育课和运动队的建设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之一。
我1950年入学,经历了由四平中学到更名为四平高中的第一个发展阶段。根据我个人条件和爱好,1951年参加了邓文学老师指导的篮球队,当年这批十几岁的孩子每天课外活动期间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都活跃在运动场上,我们在邓老师的悉心教导和精心培育下不畏寒暑,克服场地和其他方面的困难,从基本功开始直到技巧战术配合等进行了系统训练,经过了两年的锻炼在技艺上逐渐成长起来,代表学校参加市内各项比赛,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对任何强手无所畏惧的顽强斗志均能取得优异成绩。自1953年至1955年毕业前连续获四平市篮球比赛冠军。由我校多名同学为主组成的市队参加了省内外赛事,我和贾荣发同学还参加了辽宁省集训队成为省队中年龄最小的队员,人们亲切称我们是四平中学的小队员,为母校争得了荣誉。
到四平来访的地方和部队的球队都希望与四平市最好的队——四平中学队比赛。当校内有高水平比赛时,同学们开赛前便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甚至在教学楼二楼窗口都挤满了人,同学们为球场精彩表演和激烈竞争呐喊助威,欢呼声震天动地,比赛气氛可称得上是四平高中的“NBA赛场”,赛后同学们在食堂就餐时仍对比赛评论不休。它给全校师生带来了欢乐,更为校篮球队的表现和胜利而自豪,它增强了老师、同学们的凝聚力,使大家更加热爱母校,也带动了大家投入到各项体育活动中来。赛场拼博精神激励着我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充沛的体力投入到学习中。
感谢母校——四平一中,她教我做人,教我知识,更教我成为篮球队员,使我一生拥有健康体魄。
离校后的四十多年间,每当见到四平的校友,我仍把母校运动队灿烂的一页看成追忆往事回味无穷的内容之一。这使大家兴奋不已。我们为在运动场上为母校争得的荣誉高唱赞歌。赞歌献给培养了我们的母校和辛勤耕耘的老师。1998年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