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是我事业的支点。大学日浯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日本经济的研究工作,并即将被国家教育部以“中国政府派遣研究员”身份派往日本从事日本金融问题的专题研究。
我能与日语结缘,皆因恩师单茂生先生的缘故。我读高中时,外语还没有像现在这样被人们所重视。我本来漫不经心地学着英语,只是偶然听了一次先生的日语课,便决定改弦易辙,加盟日语小班,后来我常常为自己这一选择感到庆幸,因为如果不是遇到先生这样对学生极其认真负责的老师,我真不敢肯定自己能不能走进大学的校门。
我师从先生时,他已是近六旬的老人了,刚落实知识分子政策从工厂返回学校。走上日语教学岗位对先生来说并非是一件轻松的事:一是日语知识已荒废30余年,尤其对1946年日本文字改革后的新东西了解甚少;二是书荒年代学校没有现成的日语教材可供使用。为克服这两难题,先生四处奔波,收集资料。更新自己的日语知识,赶编教材。当时先生教三个大班一个小班,课时最多达每周24节。为了让学生巩固学到的知识,先生每周都给学生布置2—3次作业,作业几乎都是他一人自编、自刻、自印的。对交上的作业,先生认真批改,任何一个细小的错误都不放过,还时常把我们小班同学叫到办公室,对我们的作业进行面批面改,以加深我们的理解。那些年,先生每天工作达十几个小时,晚自习时间从没空过。灯光下,一个老人戴着两个眼镜(一个是高度近视镜,一个是老花镜)吃力地刻着钢版,这是先生日常工作的—个场景。岁月已冲刷掉我记忆中许多重要或不重要的东西,但这一幕对我来说却仍像发生在昨天一样清晰,因为在我的高中时代它一直在感动着我。当时自己年纪尚轻,并不十分清楚考上大学到底意味着什么,之所以努力学习,更多的是缘于这份感动:不发奋读书,对不起这样的好先生。先生不仅为我打开了知识宝库的钥匙,更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启迪净化了我的心灵,使我受益终身。先生曾说过,如果有来世,还愿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先生,如果真有来世,我还做您的学生。
1998年4月12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