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立忠,男,新四军干部。1947年任大来县县长,辽北省教育厅主任秘书。1948年4月,任辽北十中校长。1949年2月,进关南下。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西省农业厅厅长。
一张照片
广西教育学院离休干部 徐俊德(四平中学用名余枫)
1948年政治教师兼政治辅导员
我是吉林省扶余人,一九四五年我的家乡光复,我初中尚未毕业就参加了共产党在我校办的政治学习班后参加革命,在扶余县政府任秘书,一九四六年局势紧张,政府就把我们年纪小的女同志送去佳木斯东北大学读书,大学未毕业就派去前线参加土改工作队,在长农县一带搞土改,土改结束后,我被分配到四平中学任政治老师兼政治辅导员。在这里工作不长的日子里却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岁月。
一九四九年三月,全国将近解放,我们随军南下,这张照片就是为欢送袁立中等全体教职工的合影。
这张照片跟随我到达江西南昌老革命根据地,到达祖国的南疆广西,它跟我在艰苦工作中奋斗,它在乌云满天的四清、文革中险遭毁掉,在文革中我家遭到了破坏,抄家什么都被抄光了,我机智地保藏了包括这张照片在内一些照片。
它随着岁月的流逝虽已变色,但我亲密的战友们的形象依然留在我心中。我们可亲可敬的袁立中校长,当年带领我们这批青年同志,团结当地的教师艰苦创业办起了这所中学。
袁立中校长是当时的四平市委委员、四平市委对四平中学的工作给予很大的支持,当时的四平市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韦必克常来我们学校指导工作。我是在学校第一个参加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我当年在校也是年纪最小的一个老师。来自佳木斯东北大学的同志也还有几位,他们却是我的大哥哥大姐姐,我们在工作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照顾,团结友爱的阶级感情胜于亲兄弟姐妹,我有次在上课时在黑板上写错别字,他们发现后批评我备课不认真,一定要我向学生认错改正。平时在生活上他们都把我像小妹妹那样的爱护,就连我的婚事也是他们给我做的主。
那时我们都是供给制,穿衣吃饭都是公家包,每月只发点生活费购些生活用品,女同志用不完结余下来都供给男同志抽烟用,我们在金钱上不分彼此,谁有就用谁的,想起那个年代里的同志关系是纯洁的阶级感情,不是金钱是真诚的友谊,工作上互相支持帮助,大家任劳任怨。
以袁立中校长为首的一批革命青年团结老师相互尊重共同维护学校的荣誉,在袁立中校长的领导下和四平中学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的政治生活、教学成绩都是有点名气的,文艺活动也是很活跃的,为庆祝四平解放四平中学组织的一支大秧歌队可轰动了全城,大家腰间扎着红绸带敲锣打鼓,扛着四平中学的大旗浩浩荡荡整整齐齐的走上街头,获得了群众的热烈掌声。
这张照片跟随我南征北战走完了半个世纪,常令我回忆起那难忘的岁月,想起那亲密的战友。流年岁月,友情难忘,照片的同志各奔东西共同走向夕阳。祝大家健康长寿友谊地久天长,如今留下的是怀念……
当我走进80岁的今天,这张照片又回到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四平一中(原四平中学),这张照片尤为珍贵。我非常高兴,向四平一中的领导及全体老师问好。我这张照片的原件已被我送去广西区档案馆做为历史资料存档,在若干年后也许会发挥它的作用。
2006年3月18日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