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很珍贵,距今己46年,是我教过的毕业班,当时辛学瞬老师是班主任,我是副班主任,第二排左起:辛学瞬,陈大夫,宋治,马敬光,徐振刚,(接下来的三位是联合进驻一中的工宣队)陈国贞,王玉林(我),陆榴明(现居住上海)。
难忘母校,难忘老师
1972年毕业生 张健成
四平一中是我的母校,离开那里一晃36年了。现在每每想来,在十年动乱中能遇到那些优秀的老师,能得到知识的积累和人生的启迪,这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尽管光阴荏苒,母校老师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历历在目。
王有珍老师是当时学校的主要领导之一。在我的记忆中,王老师是个严师。他强调纪律,对学生严格要求。当时社会上流行年轻人留长发、穿白鞋。在四平一中是不允许的。王老师说的比较多的一句话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文革后期,这种严格管理对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我更喜欢王老师在大会上的讲话 —— 开门见山,思维敏捷,抑扬顿挫,有逻辑性。现在可以悄悄告诉王老师,我们曾多次私下模仿您讲话的语调和姿势。那时无知,老师见谅了。
马敬光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同时教我们化学课。马老师的课讲的非常好,声音洪亮,概念清晰。记得在讲原子结构时,马老师说:“原子是空的。如果把原子比作我们的教室,那么原子核比小米粒还小。尽管原子核很小,但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如果我手上的这个粉笔头是用原子核做成的,把它放到天平的一端。在天平的另一端放上一千辆坦克,再加上一千门大炮,你们说怎么样?—— 也压不过粉笔头”。现在想起来,马老师讲课时的神气、语调仿佛就在眼前。三年前的春节,我去看望了马敬光老师。看到马老师身体很好,我心里非常高兴。
宋怡老师教我们物理课。这是一位施教于乐、给人知识和幽默的好老师。因此,同学们都把宋老师当作朋友,宋老师的物理课也成为大家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记得有一次,铃声响过后,宋老师走进教室。他把教案放在讲桌上,一言不发径直走到最后一排。少许,忽听得“啪”的一声。之后是一个同学的声音:“哎呀,打我干啥”?大家回头看去,原来是宋老师在那个同学的肩上拍了一掌。“怎么是我打你,你也打我了”。听了宋老师的话,大家愕然。之后宋老师走向讲台,开始讲作用力和反作用力。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课过程,我想很多同学都是难以忘怀的。
我的数学老师有好几位。刘生老师教我们代数和解析几何,戴莲芳老师教我们平面几何(我是这门课的课代表),徐振刚老师和辛学顺老师也给我们代过课。这几位老师的课都讲的非常好,听他们讲课不知不觉就下课了。1972年被称为教育回潮的一年,当时曾传说要恢复高考。因此,大家都很用心学习。我也找了几本老高三的数学书,利用课下时间向刘生老师和戴莲芳老师请教过很多问题。两位老师也鼓励我努力学习,等待机会。尽管教育回潮只有一年,但打下了坚实基础,坚定了求知信念,这对后来的进步至关重要。
张国瑞老师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我到四平一中的第一堂课就是张老师的语文课。记得是讲毛主席的七律诗《登庐山》,一连叫了几名同学朗读这首诗都没“过关”。那时年轻气盛,很想在大家面前露一手。于是我举手(老师手里的花名册还没有我的名字,叫不到我)要求朗读课文。得到张老师的同意后,我便开始朗读:“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读完后感觉不错。张老师的评语是:勇气可嘉,声音洪亮,但平翘舌不分。后来呀,同学们都以此开我的玩笑,偶尔还学几句。没办法,平时没有这方面的习惯,当时的学校也没有这方面的训练。
陆留明老师给我们上政治课。当时是讲十次路线斗争史,讲的严肃,听的紧张。陆老师是从上海来东北插队的知识青年,抽调回城后在四平一中教政治课。她个子不高,话不多,但非常质朴。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是一次劳动。当时陆老师用双手去搬动很大一块冻土,她的行动带动了大家。
母校的老师和事情还有很多,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母校六十华诞之际,我要送上一份思念和祝福 —— 难忘母校,难忘老师。祝愿我的母校不断发展,祝愿我的老师福寿安康。
1972届4年级03班
班主任:马敬光
张健成提供照片,特此感谢。
张健成,男,1954年5月出生。1972年12月毕业于四平一中,就读班级是四年三班。1973年至1975年在农村插队,1976年、1977年在四平纺织厂工作,1978年3月至1982年1月在大连工学院(现在的大连理工大学)读书。大学毕业后在四平市科技研究所工作。1983年9月到东北工学院(东北大学前身)读研究生,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任东北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教授、液压与气动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从事教学、科研工作20多年。主要研究方向是机电系统的自动控制与故障诊断。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了“机械工程控制基础”、“液压与气压传动”、“最优控制理论与系统”和“液压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等课程。2000年获东北大学“江河奖教金”。主持、参与多项科研工作,1993年获沈阳市科技进步2等奖和辽宁省科技进步3等奖。出版教材4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30多篇,其中10篇被EI和ISTP收录。
通信地址:东北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邮编:10004;EMAIL:jczh****@mail.****;联系电话:024-83680996。
董绍华
1972年毕业于四平一中,1972年-1978年在青岛海军航空兵部队任机械员,1978年-1982年在四平市容办公室任北门街市容管理所所长,1982年-1984年在四平市城建局职教科、综合科、人事科工作,1984年-1986年任四平市城建局人事科副科长,1986年-1992年任四平市政工程公司书记、经理,1992年-1994年任四平市自来水公司经理,1994年-1995年任四平市城建局党委副书记兼四平市自来水公司经理,1995年-2001年任四平公用事业局党委副书记兼纪检书记,2001年-至今任四平公用事业局副局长。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