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18日下午,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在报告厅召开“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市教育局副局长王殿力及督导组成员应邀参加了大会,全校教职工及部分家长代表也参加了大会。
会上,校长、党委书记李双同志做了动员讲话,从提高认识,领会意义,切实增强“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明确任务,把握要求,努力推进“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扎实开展;加强领导,规范操作,务求“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阐述。最后,他还要求全体教职工要深刻领会开展“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全面提高认识,自觉做好工作,通过活动的开展凝聚人心、振奋精神,提升师德师能水平,促进学校各方面工作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提高,把教育行风工作推向新阶段,向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献礼。
王殿力副局长也作了重要指示,他说:这是教育系统的一项重大活动,是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举措,希望四平一中的全体教师,都能以此活动为契机,树立高尚的师德师风,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同时,高一年级主任纪晓明,高二年级班主任武耀文、高三教师张丽红、二年二十三班家长代表在大会上分别代表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和家长做了表态发言。杜校长宣读了我校《“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方案》,高书记公布了结合“四师一满意”活动中先进党支部和优秀党员的评选方案。激励广大党员带头参加学习和各项活动,起到模范表率作用。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_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为核心,以全面加强师德、师能、师风建设为着力点。努力打造优秀的育人团队,为实现我校“十二五”规划提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务求实效原则
2、坚持德能同建原则
3、坚持教育为主原则
4、坚持标本兼治原则
三、活动目标
1、解决“五大方面问题”:师德修养不高的问题;职业纪律涣散的问题;专业素质不精的问题;行业风气不正的问题;教育管理不规范的问题。
2、实现“四个提升”:教师思想、师德素养不断提升;服务意识不断提升;社会形象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3、打造“三支队伍”:一支爱岗敬业的专任教师队伍;一支爱生如子的班主任队伍;一支廉洁自律的管理者队伍。
四、活动内容与时间步骤
(一)学习动员阶段(4月初——5月中旬)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李双
常务副组长:杜本
副组长:高峰、白娥、刘德利、侯延山、孙国民
下设办公室:
主任:孙国民
副主任:宋立华
成员:孙卫东、闫歧、付颖、王波、纪晓明、李景志、綦欣、陈卓
下设几个工作小组:
(1)综合调研组:
包保领导:白娥、杜本、侯延山
组长:孙国民(兼)
副组长:王波
成员:闫歧、纪晓明、李景志、张佳刚、付平
任务:按段组织开展活动,撰写活动材料。
(2)会务协调组:
包保领导:高峰
组长:宋立华(兼)
副组长:武耀文
成员:崔微微、倪晶、赵影、冯丽君
任务:活动的对内对外协调、接待,布置会场,印发材料。
(3)宣传组:
包保领导:高峰
组长:付颖
副组长:陈卓
成员:李刚、陈旭、于文佳
任务:根据活动的进展情况,展开对外对内宣传,并上报活动信息。
(4)保障组:
包保领导:刘德利
组长:孙卫东
副组长:綦欣
成员:常波、赵巍巍、韩玉文
任务:对活动进行物质保障、安全保障、环境保障。
2、制定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
3、召开动员会。我校于4月18日召开“四师一满意”主题教育活动动员大会,公布活动方案。一把手亲自发言动员,安排专任教师代表、班主任代表、管理人员代表、家长代表发言,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和动员。
4、做好宣传发动。召开家长委员会或家长会,向家长宣布我校此项活动的内容、目的、意义,接受家长参与监督。在社会各届人士中聘请10名行风监督员,对全校教职员工的师德师风进行抽查、监督。发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网、LED屏、校刊、校报的宣传作用,对活动的过程跟踪宣传,及时向省、市两台一报报道活动信息,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5、开展学习活动。制定学习计划,重点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国家、省、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教育教学专著、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我们将请东北师大、吉林师大、省教育学院、市委党校的专家以及省市师德楷模来校做报告2—3次,加强全员培训。要开展“书香校园”活动,每位教师都要读1—2本好书,要撰写读书心得文章和教育随笔。5月中旬我校分别举办“师德论坛”、“师能论坛”、“管理论坛”,进一步提升师德师能水平。要组织以“我爱这片绿洲”为主题的教师演讲比赛,进一步弘扬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集中学习不少于20学时,学习笔记不少于l万字,按上级要求采取考试的方式检验学习效果。
6、开展大讨论活动。一是结合实际谈如何“立师德、铸师魂、强师能、正师风”;二是怎样才能把立师德与强师能紧密结合起来;三是如何做一名人民满意的教师。鼓励教师立足本职工作加强讨论,形成经验文章。学校将开展优秀论文评比活动,择优向省内外宣传媒体推荐,刊登在校刊、校报、校园网上。
7、开展大调研活动。围绕教育重点、热点问题,向学生、家长、行风监督员通过调查问卷、走访、座谈等形式,摸清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的具体情况,形成调研报告,为集中解决问题提供依据。
8、做好阶段总结。认真总结学习动员阶段的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出成功经验和不足,便于更好地开展下一个阶段的活动。
(二)查摆剖析阶段(5月下旬——7月20日)
1、查摆问题。
①开展自查。一是开展自查。查找教职工自身存在的问题;二是互查。教职工与教职工、教职工与领导之间互相查找问题;三是他查。通过召开家长会和行风监督员座谈会,开通校园通等方式征集意见和建议。
②开展“五评价”。教职工自我评价,教职工与教职工互评,领导与教职工互评,学生评价教师,毕业生家长评价教师、学校。
③开展“三必谈”。针对查找出来的问题,领导班子成员之间、领导和教职工之间、教职工和教职工之间进行谈心、沟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进团结、找准问题、形成共识。
2、梳理反馈问题。学校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征求到的意见汇总、梳理和归纳,由领导小组进行反馈。
3、深入剖析问题。学校领导班子、教职工要分别对反馈的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查找问题产生根源。要形成书面材料,对剖析材料进行层层把关。
4、召开三个会议。召开班子民主生活会、教职工民主评议会、处(室)教研组民主评议会,分别对学校班子、教职工的剖析情况进行评议。
5、开展教师技能大赛活动。举办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做课教师要交优秀教学设计、课件各1份;教研组长要组织教师听评课,写出一份优秀评课报告,在全校大会上交流。组织教师参加说课大赛、板书板画比赛,大练教学基本功。从活动中择优进行表彰或向省市各类教学大赛推荐,使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尽快脱颖而出。学校要编辑《优秀教育教学成果汇编》,不断总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新经验、新成果。
6、做好阶段总结。将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在校内外进行推广,同时做好转段的准备工作。
(三)整改提高阶段(8月20日——10月底)
1、制定完善整改措施。学校领导、教职工都要认真制定整改方案,突出整改重点、明确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限。教职工的整改方案要交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领导班子成员整改方案交领导小组审查,学校整改方案要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评议通过。
2、开展专项整治月活动。九月,是教育行风问题反应比较突出的月份,要公开举报电话,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做到有案必查,查实必处,绝不姑息。违规教师所在的部门,负责人要负连带责任。我校决定将每年的9月1日作为班主任节日,组织“班主任论坛”,开展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在教师节前进行表彰、奖励。
3、签订整改责任书。局长与校长,校长与副校长,副校长与中层干部,中层干部与教职工层层签订整改责任书。一旦发现有违反责任书内容的行为,将追究连带责任。
4、践行公开承诺,接受群众监督。学校和教职工要向社会作出公开承诺,通过校报、校刊、校园网向社会公开扭转教育行风五项承诺,主动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5、阶段总结。做好总结,将活动中好的经验做法进行推广,做好转段准备工作。
(四)总结表彰阶段(11月初——12月中旬)
1、组织开展分析、自评、反思活动。组织领导班子和教职工对本次活动进行分析和反思,按照评估要点,对学习开展、典型树立、制度建设和查摆整改落实情况以及受理投诉、处分人员情况等进行自评,全面总结活动的经验和不足。
2、开展评先选优,充分发挥典型示范效应。开展“教书育人楷模”、“师德标兵”、“教学标兵”、“优秀班主任”、“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的评选活动。其中,“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要组织学生在校园网上投票评出,在校内橱窗及媒体进行宣传。各项评比都要实行公示制度。
3、组织开展先进教师事迹宣传活动。要对在此项活动中涌现出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和宣传,组织开展先进教师事迹报告会。先进事迹要在校内橱窗和校园网上宣传,要向省、市媒体推荐,要以先进的典型事迹引领教师修身立德、为人师表。
六、开展主题实践活动
开展“爱心助学,圆梦学子”主题实践活动。通过发动全校师生扶助校内外贫困学子、贫困家庭,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危济困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让师生的爱心圆梦学子,展现我校师生的良好道德风貌。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