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教育厅、共青团吉林省委员会主办的第34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综评于2019年4月14日在长春市落下帷幕。本届大赛共收到来自全省各地区上报的高中组作品132项,其中一等奖40项、二等奖45项、三等奖47项。推荐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作品高中组9项。
经申报初选,四平一中参加决赛作品共8项,陈科杋的《关于梨树偏脸城遗址的考察实践及保护规划设想》和王迩翯的《可折叠机臂的垂直起降飞行汽车》获得一等奖,其中陈科杋的作品被推荐参加7月20-26日在澳门举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张议丹的《关于叶赫转山湖湿地生态环境及鸟类迁徙的研究》、吕悦宁的《模型飞机飞行原理演示仪》、王璐茁的《可评估放箭瞬间前手稳定性的智能弓箭》、赵文硕《智能多用除草机器人》获得二等奖;王祉迪的《风力太阳能减震发电背包》、吕明俊的《主动发光的新型汽车故障警示装置的设计》获得三等奖。
自2005年以来四平一中已经连续14年参加省和国家科技创新大赛,共有23名同学获得一等奖,46名同学获得二等奖,29名同学获得三等奖。
1 陈科杋 关于梨树偏脸城遗址的考察实践及保护规划设想,指导教师李刚,一等奖推荐国赛
2 王迩翯 可折叠机臂的垂直起降飞行汽车,指导教师李刚、田英,一等奖
3 张议丹 关于叶赫转山湖湿地生态环境及鸟类迁徙的研究,指导教师李刚,二等奖
4 吕悦宁 模型飞机飞行原理演示仪,指导教师李刚 二等奖
5 王璐茁 可评估放箭瞬间前手稳定性的智能弓箭,指导教师张弘引、李刚,二等奖
6 赵文硕 智能多用除草机器人,指导教师李刚、王丽艳,二等奖
7 王祉迪 风力太阳能减震发电背包,指导教师李刚,三等奖
8 吕明俊 主动发光的新型汽车故障警示装置的设计,指导教师李刚、孙闯,三等奖
(转自新浪吉林)4月13日,第一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节暨第34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长春市实验中学开幕。本届科技节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吉林省教育厅、吉林省科学技术厅、吉林省体育局、吉林省妇女联合会、共青团吉林省委、中科院长春分院主办。来自全省各市、州的参赛选手千余人出席开幕仪式。
本届科技节以“体验·创新·成长”为主题,旨在激发青少年对科学知识的关注,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引导青少年以科学家为新偶像、以科学探索为新时尚,以科技事业为新追求,以实现科技强国为新梦想,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促进全省青少年成长成才。科技节活动贯穿全年,内容包含第34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第19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吉林赛区竞赛等4类17项活动。
第34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共收到作品2712项,经过专家组对学生竞赛类作品初评、对展示类作品终评,共评选出学生竞赛类作品400项参加终评;科技辅导员科技教育创新成果作品、青少年科学幻想绘画作品、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竞赛作品共130项在决赛现场进行终评展示。
开幕式上,学生是活动的主角,整个舞台全部交由学生,从主持到节目表演,全部过程都由学生完成,凝聚了同学们对科技的期待,对创新的追求,是孩子们打造了完美的科技节开幕式盛宴,充分体现了这是孩子的科技节。长春市实验中学的同学们以歌曲和朗诵的方式表演《少年中国说》,展现了青少年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铿锵之声;解放大路小学的学生表演《少儿献词》,展现出新时代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放飞象征希望与探索的纸飞机把开幕式推向了高潮,第一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节也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展示了第34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竞赛类项目、展示类项目和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教育成果展。集中展示吉林省中小学校科技教育活动成果,以期推动吉林省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加强青少年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加快吉林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有效推动学校科普工作的开展,为培养科技创新后备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以下转自中国日报网)
第34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落幕
本报4月14日讯(记者李开宇 毕雪)今天中午,第34届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长春市实验中学圆满落幕。经我省各地初赛层层选拔后,本届大赛共收到作品2712项,比去年增加作品407项,作品数量与质量均比往届有所提高。决赛分成小学、初中、高中组,设有现场展示、封闭问辩环节,高中组还设有封闭答辩环节。
决赛现场,选手们带来了令人脑洞大开的作品——敦化市大石头镇第一小学的宋宇杨通过导线、木片、电池等材料做的地震报警器,制作简单,使用方便;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中学的魏钰昕利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的捕蝇器,不仅经济环保,而且实用性强;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的吕明俊带来的《关于汽车故障三角警示牌的改进》,弥补了传统三角警示牌的缺陷,通过加装LED灯闪光电路,实现了即使没有光照也能发光警示的效果……各种奇思妙想令人啧啧称赞。
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评审委员会通过初评、终评,共评选出竞赛类作品小学组《自制堆肥及其种植对比的研究》等351项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初中组《双谐振固态特斯拉线圈》等111项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高中组《罗红霉素对伤病的临产孔雀鱼催产作用的功效研究》等132项作品获得一二三等奖。另有33项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230项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作品、99个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作品获奖。根据大赛结果,省科协将推荐60项获奖作品参加第3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省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吉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已有30多年的历史,希望通过大赛培养青少年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为国家培养创新后备人才。”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