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四平一中高一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扬帆起航,青春从这里淬炼

初闻柳浪莺,又见秋虫鸣。玉露临风,秋雨酣畅,四平一中的校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青春盛事——2024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此次开营仪式,校党委书记苏亚利携全体校级领导及政教处主任出席,仪式由高一年级主任张洪刚

2024年08月16日,迎新启航,共绘青春新篇章

随着夏日的余热渐渐退去,秋风送来淡淡的清爽,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年。在这美好时节,四平一中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一批学子,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踏入了这所知识的殿堂。为了让新生们更快地融入

2024年08月12日,砥砺奋进正当时,昂首阔步新征程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为进一步总结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明确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工作思路,8月12日下午,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纪晓

2024年07月12日,“业”精于勤“作”于思——第二届欧拉杯系列教学活动

古文《学记》中: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其大致意思是“教学应当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各有正式的课业,在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课外的研究和作业”。课后作业作为课程的重要部分,是教师学科教学

2024年07月08日,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

以赛促学,以学促进。为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7月8日,高一化学组开展了第一届“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化学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

2024年毕业

2024年07月03日,学背结合,夯实基础——“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加深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于2024年7月3日举办了“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本次比赛由高

2024年06月26日,名校云集,助力圆梦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2024年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

胜高考、赢志愿、向未来。为筑造广大考生与高校直接对话的桥梁,更好地帮助考生和家长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受到广大考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1950-59 > 1951年毕业

1951年毕业

1951年12月21日 20:11:43 来源:四平一中 访问量:3931

美妙的青春,永远的记忆

张海泉

我是1951年7月在四平中学(现为四平一高)高中毕业的校友。在此之前一直生活在四平小学和中学都是四平的学校,读书的年代是日本帝国主义统治和国内战争的年代,受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解放前受反/动的毒化教育,解放后才走上正规。

四平是1948年3月13日解放,八路军共_产党打跑了蒋介石国民党的军队,四平市才回到人民的怀抱,老百姓才当家做主。中学恢复了学习开始,也接受了共_产党和政府、学校的教育、现时的形势,对比国民党的反/共、反/动的宣传差别十万八千里,所以学生们的觉悟和爱祖国的热情急速提高,后来我所以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共_产党员和国家干部,和在中学所受到的教育和老师的传授文化知识和帮助是分不开的,特别是我们班从解放区后方来了一位同学,李志远(开始不知道他是共产党员)的具体帮助是分不开的,这就是我们永远的记忆。当时我家住在北沟,上学比较远,所以就申请了住校,就有了更多的时间受教育和得到帮助。

在李志远同学的帮助下,对共_产党的认识,对国家的前途都有了前进的方向,也就逐渐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参加各种有益和意义的事情。

记忆最深刻的有如下一些事情:

一、四平虽然解放了,但国民党残存的反/动势力是不死的,经常制造一些事端。经常发生一些破坏活动,反/动的“一贯道”籍传教煽风点火,组织群众对抗政府,在四平市委领导下,由公安局出面揭起了反/动党团骨干、特务、反/动的“一贯道”首要分子要限期向政府投案自首和登记,在中学也开展了这一活动,在领导的组织下部分同学参加了这一活动(我积极参加了)。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的发展,为了保护学校的安全,防止反/动分子的破坏,学校在住校学生中,组成了“护校队”我们这些参加同学在夜间轮流的、真枪实弹的站岗放哨,对这些参加的同学来讲是一个极大的锻炼。

二、四平刚解放时由于战争,城市破坏很大到处是垃圾,学校组织了“青年星期六”义务劳动,首先清理了学校的周围环境,平整校园,清理杂草杂物,植树造林美好学校的环境。对青年学生的劳动观点有很大提高。同时还到道西烈士塔西侧公园参加义务劳动,美化市容提供一个优美的市内环境,供老百姓休息游览。

三、随着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的频频胜利,每解放一座大城市都要组织学生,化装上街游行,扭大秧歌,话活板剧进行宣传,讲演,既使我们参加的学生受到教育,也鼓舞了市民,安定社会,对解放全中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景有了极大的信心。

四、随着全国大好形势的发展,学校的教育,青年学生的觉悟有了极大的提高,为了把青年、少年组织起来,从1949年开始学校组建了“新民主义青年团”“中国少年先锋队”“学生会”吸收一大批有觉悟的青少年入团,入班,学校成立了团委会少先队大队部,我们有多位同学参加青年团,组建团委时李志远任团委书记,同班同学薛世达任宣传委员,我任组织委员,李百鹏成为学生会主席,下班同学林秀柏为副主席等。

五、1950年下半年开始,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人民共和国,逼近了鸭绿江边,威胁了祖国的安全,为了保家卫国,学校动员青年学生参军参战,我自觉地第一个写血书申请参加军战,我和同班同学王庆林被批准前往锦州,参加体检,由于右眼视力只有0.7,不合格而被退回。我们班相继又有杨甲霖、王文山参加公安军,计永佑、马明恕参加外来军事外语培训。到9—10月间,中央决定在四平是建立“坦克师”,经动员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全校有一百几十位同学就地参军,我们班卢淼同学就是其中之一。参加抗美援朝,到1952年初经过部队的培训,他们光荣的渡过了鸭绿江参加反抗帝国主义的战争。

战争的发展和短兵相接,必然要有死伤,所以在1950年有大批伤员到后方来治疗,治疗中要血源,学校就组织同学献血,同学们都很热情积极的报名,我又积极的报名参加,获批准两次献血290cc。

回想这一段历史,确实是难忘的记忆,要永远记住学校对我们的教育和培养,要记住老师给予我文化知识培养我们成为国家栋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要记住共_产党给予我们的教育和培养,指明了我们前进方向。在几十年的成长过程中,能成为一名国家的干部,要感谢我的母校,我的师长,我的同学对我的教育、培养、帮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祝愿母校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祖国各行各业各种岗位上的优秀人才。

祝母校繁荣昌盛

1951级高中老校友于北京

王绍忠

1933年生于吉林省四平市。

1948年4月于辽北省立第十中学(四平中学)学习。

1951年初中毕业,考入哈尔滨铁路学院电务系(曾同时被东北工学院机械系录取)。

1953年院校调整合并,分入北京铁道学院电信系,1955年毕业,被分配到哈尔滨铁路局通讯段实习。

1961年继续在北京铁道学院工作,定职为讲师。

1970年调入清华大学工作,开始在力学系工作,主持研制等离子喷焊切割机电源及控制部分,并投入生产。

1982年调入刚成立的清华大学电化教育中心先后任中心副主任、主任,并提升为副教授、教授,组织成立全国工科高校电教协作组,担任组长职务,直到1993年退休。

 

编辑:陈旭
上一篇:1950年毕业
下一篇:1952年毕业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吉ICP备17008604号-1

地址:四平市铁东区中央东路2216号
校长信箱:spyzxzxx@126.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