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战鼓尤贯耳,崭新征程再扬鞭。2021年,我校高考成绩取得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做好2022年高考备考工作,8月30日—9月3日,九大学科分别召开新老高三备考经验交流会,传承优秀经验,为新高三制定备考策略提供依据。
弦歌不辍织彩锦,薪火庚续绘新篇(语文组)
8月30日下午,语文组召开高三备考经验交流会,原高三备课组长李兴源以《弦歌不辍织彩锦,薪火赓续绘新篇》为题从以下四个方面具体介绍了高三备考经验:
思既往,知将来,究远因,明近果,李兴源老师详细解读了高三年级2021年语文备考策略。总体看本次高考语文命题注重教考衔接,遵循教育规律,在平稳创新中凸显语文学科特色。试卷难度合理平稳,试题材料亲切平实,问题设置清晰平和,考查内容全面平衡。
原高三语文组立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这些“根本”,提出在复习中教师要以立德树人为依托、以价值引领为导向、以服务选才为措施,注重理解分析、训练思维品质,完善知识储备、关注文体特征,关注整合创新、进行层级训练,从而提升教学的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李兴源老师最后结合了2021年备考的优点和不足,对2022年复习备考提出了相关建议:
团结协作共奋进,合作共赢创辉煌(数学组)
8月31日下午,数学组召开高三备考经验交流会,原高三备课组长牟继红老师全面总结了今年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首先对今年的高考试题进行了评价——实现立德树人,引导全面发展;以相融相通的形式对标课程标准,引导教育教学;以融会贯通的形式考查关键能力,服务科学选才,体现了命题的高水准、试题的高质量。内容传统,遵循考纲和考试说明;体现了新课标的课程理念;结构稳中有变,创新不明显;两个重大变化;两大亮点。
数学组备考主要策略是吃透高考评价体系“一体四层四翼”;精准分析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牢牢抓住教材这个根本,淡化辅导资料的依赖;紧紧围绕学科素养这条主线开展复习;注重数学传统文化的传承;充分发挥平时考试的作用;明确复习计划,侧重阶段提升。
结合今年高考试题命题特点及我校备考情况,牟继红老师对新高三数学备考提出了几点建议:
实干笃定勇前行,不负韶华争朝夕(英语组)
9月1日下午,英语组召开高三备考经验交流会,原高三英语组长刘孟野老师全面总结了上届高三高考的复习备考工作,主要围绕英语语言知识与答题策略两方面进行。
语言知识题的命题原则为:在保证知识覆盖面的基础上,尽可能增加综合性与语境化的因素。语言运用的命题原则为:
一是语言必须放在实际的并尽可能不同的情景中运用;
二是语言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
三是考核焦点在于是否达到交际目的;
四是语言交际行为除了需要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能力。
英语组备考主要坚持知识与能力同步进行,在复习基础知识过程中关注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既要突显知识网络的构建,通过让学生归纳使学生的知识系统化,促进学生迁移能力的发展,更要活化学生所学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在整个复习过程中始终把“阅读”能力和逻辑思维放在重要的位置,以其来丰富学生的背景知识,带动其它能力的发展。
结合今年高考试题命题特点及我校备考情况,刘孟野老师对新高三英语备考提出了几点建议:
原高三年级主任闫岐参加了所有学科备考经验交流会,并分学科进行了指导。闫岐主任肯定了2021年高考取得的成绩,感谢高三年级全体教师的辛苦付出与大力支持。他强调高考备考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指导,参考《新课程标准》《考试大纲》,准确把握教材,尤其是要研究新教材:语文组要研究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语文教学体系,因材施教,精准指导,加强学科建设,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数学组要精读细读教材,注重细节,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英语组要创造更多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展丰富的活动,让英语成为交流的工具。
教务处主任纪晓明参加了各学科备考经验交流会并分学科进行指导。他强调,要注重基础知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明确备考方向,方向比速度更重要;要认真研究新教材,把握新老教材、新老高考的变换,多关注学习借鉴已进入改革省份的信息,及时转变观念,调整备考策略,争取2022年高考再创辉煌。
会议由各科教研组长主持,本学科教师参加交流会并针对新高三如何备考开展交流研讨。
党委书记、校长苏亚利,高一年级主任张洪刚、高二年级主任杨苏囡、高三年级主任李景志、教务处副主任左玉晶全程参与各学科备考交流会。
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正当时。2022年高考的号角已吹响,新高三师生已接过高考的接力棒,凌山踏海,乘风破浪,不负壮志,砥砺前行!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