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新高考、新教材、新课程”的有关要求,积极探索地理学科教学实践改革新模式,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学习体验,在学校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12月8日、12月10日,高一年级113名学生分两个批次走进四平市梨树县中国黑土地博物馆,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地理实践活动。
出发前,地理组组长郝静老师分别为各个小组布置了探究问题,带着问题去学习,孩子们充满了期待!
行进途中苏东梅老师为学生讲解四平地名的由来
地理组一行来到了此次活动的第一站——中国黑土地研究院。在工作人员引领下,同学们集中观看了《梨树飘香黑土情》主题宣传片。通过宣传片的集中展示,使同学们对梨树黑土地保护和利用的经验做法有了初步认识。
同学们在大厅共同观看《梨树飘香黑土情》
主题宣传片
随后,同学们实地参观了中国黑土地博物馆。博物馆为此次活动安排了专人讲解,讲解员从黑土地的形成、分布区域、土壤类型、保护利用等方面详细向同学们介绍了梨树黑土地研究的有关成果。通过讲解员的介绍,使同学们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为什么东北黑土被赞喻为“耕地中的大熊猫”。同学们一边听一边认真记录、拍照,积极为实践活动总结汇报积累相关素材。
中国黑土地博物馆大门
小组成员在认真观察“梨树模式”下玉米根系生长情况
小组成员在认真记录“梨树模式”下土壤分层特点
小组成员在用“手指研磨”方式感受不同类型黑土特点
讲解员为同学们介绍东北不同地区黑土特点及采样地点
小组成员对新型农机具模型产生浓厚兴趣
小组成员体悟“梨树模式”发展历程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了此次活动的第二站——梨树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在这里,同学们近距离观察了应用“梨树模式”下黑土地土壤情况,并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红色印记上,重温了总书记“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梨树百万亩绿色食品玉米标准化基地核心区
讲解人员为大家介绍基地建设情况,技术体系及管理模式
跟随总书记足迹感受东北黑土地文化
迎着落日余晖,踏上返程路途,此次地理实践活动落下了帷幕。归途中,同学们主动与带队老师交流沟通,共同分享所思所想。活动过程中同学们文明礼貌,秩序井然,充分展现出四平一中优秀学子的良好素养。
此次活动,高一地理组将平时学习的书本知识与家乡的地理实际联系起来,是我校地理学科在新高考背景下实践教学改革的一次新的尝试和探索。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探究地理的热情,同时也进一步涵养了学生爱党、爱国、爱四平的崇高情怀。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级地理实践活动——“走进中国黑土地博物馆”合影留念
活动由高一地理组策划实施,高一年级主任张洪刚,高一历史组组长苏东梅,高一政治组杜文逊及高一地理组全体教师全程参与实践活动。
注:东北黑土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土壤资源之一,因其性状好、肥力高,适合植物生长,被赞喻为“耕地中的大熊猫”。人们总是用“一两土二两油”来形容它的肥沃和珍贵。吉林省梨树县推行黑土保护性耕作模式,即“梨树模式”,是将秸秆全部还田并且覆盖在地表,将耕作次数减少到最少,实现机械化的田间生产环节的一种兼容土地保护和农业开发的生态模式。
扫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 |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