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8月19日,四平一中高一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扬帆起航,青春从这里淬炼

初闻柳浪莺,又见秋虫鸣。玉露临风,秋雨酣畅,四平一中的校园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青春盛事——2024级新生军训开营仪式。此次开营仪式,校党委书记苏亚利携全体校级领导及政教处主任出席,仪式由高一年级主任张洪刚

2024年08月16日,迎新启航,共绘青春新篇章

随着夏日的余热渐渐退去,秋风送来淡淡的清爽,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学年。在这美好时节,四平一中迎来了朝气蓬勃的新一批学子,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踏入了这所知识的殿堂。为了让新生们更快地融入

2024年08月12日,砥砺奋进正当时,昂首阔步新征程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为进一步总结上学期的教学工作,明确新学期的教学任务和工作思路,8月12日下午,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召开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初教学工作会议。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纪晓

2024年07月12日,“业”精于勤“作”于思——第二届欧拉杯系列教学活动

古文《学记》中: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其大致意思是“教学应当按照一定的时令进行,各有正式的课业,在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课外的研究和作业”。课后作业作为课程的重要部分,是教师学科教学

2024年07月08日,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

以赛促学,以学促进。为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热情,夯实基础知识,强化书写规范,7月8日,高一化学组开展了第一届“崔化杯”化学方程式大赛。化学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十分注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

2024年毕业

2024年07月03日,学背结合,夯实基础——“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

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加深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表达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一年级于2024年7月3日举办了“德人杯”政治学科知识点大赛。本次比赛由高

2024年06月26日,名校云集,助力圆梦 ——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2024年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

胜高考、赢志愿、向未来。为筑造广大考生与高校直接对话的桥梁,更好地帮助考生和家长合理填报高考志愿,四平市第一高级中学举办志愿填报指导讲座暨高校招生咨询会,受到广大考生、家长以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与一致好评

当前位置: 首页 > 往事追忆 > 难忘的岁月(1955届杨千龄)

难忘的岁月(1955届杨千龄)

2009年12月21日 13:12:38 来源:四平一中 访问量:2612

今年是我的母校六十周年华诞,每当我回首中学时光,满腔的激情和眷念就油然而生。青春的乐章从这里奏响,我52年暑期升入母校高中,当年新校舍刚刚落成,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比较完备,又有一批才华出众的师资队伍。能在这里学习,是梦寐以求的。任殿生老师是我高中时的班主任,他博学多才,德高望重。谆谆的教诲使我受益匪浅,他既教书又育人,是我终生难忘的恩师。还有宋怡老师,马敬光老师,赵治义老师,韩中一老师等都是我十分敬佩的良师。母校的师长们用丰富的知识和辛勤的汗水哺育我茁壮成长,给我打了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受惠于师,恩情似海,终生受益,铭记在心。那时,风华正茂,憧憬未来,朝气蓬勃,壮志满怀,勤奋进取,勇往直前,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劲头。师长们给予我极大地激励和鞭策,更激发了我矢志不移的决心。没有母校的培育就没有我的今天。中学时代的生活是那样温馨和美好,至今仍深深地眷念母校那段难忘的岁月。

我清华大学毕业后,在国防部第七研究院第七0七研究所长期从事科研工作。高级工程师,曾任第七0七研究所惯性技术元件研究室副主任(副处级)、“DC91—200型”炮兵测地车副总设计师。

我参与研制的多项成果,获国防部第七研究院(兵团级)、国防科工委、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和全国科技大会等单位多次奖励。我参加了首次从我国西部向南太平洋成功地发射洲际弹道运载火箭试验,这是一次成功的试验,射程超过一万公里,弹着点准确。非常荣幸,在记录整个试验过程的文献片“飞向太平洋”中,留下了我在“远望1号”测量船的惯性导航系统舱中工作的镜头。我参加了“巨浪一号固体燃料潜地战略武器及潜艇水下发射”试验的全过程,其中的“9185”试验,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09—Ⅱ”核潜艇导弹武器系统瞄准精度试验,获得国家特等奖。业绩已载入《中国专家人才库》(5)等多部专家名人辞典中。应该指出的是,业绩应归功于创造成果的集体,我只是一名参与者而已。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母校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壮大,迎来了60年华诞。在党正确的教育方针指导下,在您辛勤的征程中,谱写了如诗如画的篇章。培育了一大批德才兼备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师长们孜孜不倦地教诲下,造就了桃李满天下的局面,您的学子们都在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有些已成为国家栋梁,为国建功立业。您不愧为吉林省名列前茅的重点示范高中,我为您取得的成就而骄傲,希望发扬光荣传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再创佳绩,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七十周年校庆再相聚,相信那时的母校会更辉煌!

杨千龄

共产党员,1955年毕业于四平高级中学, 1959年清华大学毕业,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1962年调到国防部第七研究院七0七研究所工作。高级工程师,曾任第七0七所惯性元件研究室副主任(副处级)、“DC91—200”型炮兵测地车副总设计师。中国惯性技术学会会员。长期从事科研工作,获全国科技大会奖,参加了首次从我国西部向南太平洋成功发射洲际弹道运载火箭试验,其中“9185”试验,获得国家级科学进步特等奖。“09—Ⅱ”核潜艇导弹武器系统瞄准精度试验,获得了国家特等奖。工作单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七研究所。

编辑:陈旭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吉ICP备17008604号-1

地址:四平市铁东区中央东路2216号
校长信箱:spyzxzxx@126.com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Baidu
map